n131271

俄乌冲突胜负已分?特朗普一看时机已到,就把中国安排得明明白白。 2025年7月,

俄乌冲突胜负已分?特朗普一看时机已到,就把中国安排得明明白白。 2025年7月,俄乌冲突进入白热化,特朗普看准时机抛出重磅筹码。他公开给俄乌50天限期达成和平,否则对俄罗斯及其能源买家——中国、印度等国——征收100%关税。这招不光冲着俄罗斯去,更想通过掐住能源贸易,撼动全球经济格局。白宫顾问团评估风险,指出关税可能引发贸易战,伤及美国盟友,但特朗普一意孤行。他在北约会议上明确,美国继续供乌克兰武器,比如爱国者导弹系统,但钱得欧洲出。这既保住美国国内支持,又让欧洲当冤大头,掏钱买美国军火,成本高达每套10亿美元。 俄罗斯这边,普京靠战场进展和经济韧性稳住阵脚。库尔斯克战事让俄军占上风,能源出口没因制裁崩盘。俄罗斯用“影子舰队”绕开海上封锁,油轮挂第三国旗号,源源不断运往中国港口。2024年中俄贸易额创纪录,能源合作涨了20%,给普京谈判硬气。中国不急不躁,外交部多次重申关税无赢家,拒绝单边制裁,强调对话解决争端。中国能源进口多元化,俄罗斯石油占15%,重要但不致命,中东和非洲油源迅速补位,2025年进口量已超过去年同期。 欧洲处境最尴尬。从2022年起,欧盟砸了上千亿欧元给乌克兰,武器、资金流水一样出去,现在却眼看战局不利。德国、法国等国能源价格飙升,工业产出下滑,民众不满情绪高涨。普京更狠,直接说战后维和不许欧洲插手,却欢迎中国参与。这等于当面打脸,欧洲地缘影响力被边缘化。能源安全成大问题,德国天然气储备告急,工厂限产,社会抗议频发。欧盟内部吵得不可开交,匈牙利、斯洛伐克不想再掏钱,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却要求加码支持乌克兰。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让全球市场短暂震荡。纽约股市能源板块一度跌3%,但投资者很快冷静,赌俄罗斯能撑过50天缓冲期。美国国会吵翻天,部分议员支持强硬制裁,另一些担心全球供应链受冲击。乌克兰这边,泽连斯基四处奔走,争取更多导弹和无人机,部队在东部前线吃紧,靠新到手的北约装备苦撑。普京则通过外交加码,提出战后保住叙利亚塔尔图斯基地,还拉中国参与维和,挤压欧洲空间。这步棋既稳住中东战略点,又让中国在战后重建中占一席之地。 中国应对沉稳。外交部公开表态,关税战没好果子吃,非法制裁不认,解决冲突得靠谈判。北京一边增购中东和非洲石油,一边保持对俄贸易,2025年上半年中俄能源交易额再创新高。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基于长期利益,不会被美国指挥棒牵着走。特朗普的二级关税威胁,看似冲着中国来,但北京早有准备,能源多元化让制裁威力大减。俄乌冲突的波及面扩大,库尔斯克不只是战场,更是普京撬动大国关系的支点,全球格局被这场局部冲突搅得天翻地覆。